幽幽古道黃吉崙       文‧圖:沈橋

─土庫賞遊景點

 

    土庫鎮舊名「塗褲庄」,此地原為洪雅平埔族「猴悶社」的社域荒埔。清朝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福建泉州的郭、林兩姓墾民渡海來台,自任墾首在大坵田東堡招募屯墾,墾戶日多,聚成庄社,稱為「黃吉崙庄」,後漸發展為當地墾務中心。至道光十一年(1831),已成周緣二十三個村莊的農產集散交易中心。

清代中葉,黃吉崙不僅是新舊虎尾溪之間的區域核心,同時也是鹿港通往笨港,以及笨港至鹽水港的交通要衝。但因地勢低窪,遇雨積水泥濘不堪,路過行商客旅往往將褲子濺塗得滿是污泥,因而被稱為「塗褲庄」。

日治初期,日人將「塗褲」置為辦務署,並易名為「土庫街」。嗣後多次變革地方行政制度,土庫均是地方行政官署所在地,各項公共建設如公學校、市場、屠獸場、郵便局等設施也較趨完備。直到大正九年(1920),日人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時,土庫的重要地位始被糖業重鎮虎尾取代,成為台南州虎尾郡土庫庄,昭和十七年(1942),升格為土庫街。光復後,改稱為台南縣虎尾區土庫鎮,民國三十九年重新調整行政轄域時,改為雲林縣土庫鎮迄今。

  土庫鎮的地形略呈狹長方形,由北而南幅員漸為增大,地勢平坦,早年中心腹地有砂土堆積而成的小砂崙,如今大多已墾為肥沃良田,僅奮起、大荖、崙內、埤腳、後埔、新庄等幾里,仍留有部分砂坵、砂崙痕跡,供人憑弔早年人文地理的史蹟。此外,境內多湖泊水塘,也是土庫早期的地形特色,從地名舊稱便可看出端倪,如埤腳、無底潭、奮起湖等。但隨著居民持續開墾,大多早已失去原貌。

  土庫鎮轄北有新虎尾溪,東南有舊虎尾溪,成為本地與鄰近鄉鎮的天然界河。由於適合於農業耕作經營,七○年代曾有「蘆筍王國」之稱,種植面積近千公頃,目前已式微。但因長期缺乏工商業帶動,加以農村收益偏低,使得土庫鎮人口外流情形嚴重,從民國七十年起,幾乎年年皆成負成長。目前除土庫與馬光兩大部落較繁榮外,其餘各里都屬寂然清幽的小農村。

土庫鎮主要旅遊景點:順天宮媽祖廟、土庫鳳山寺

土庫順天宮媽祖廟,創建於清朝道光十四年﹙1834﹚,是雲林境內眾多供奉媽祖的廟宇中,聲勢僅次於北港鎮朝天宮、麥寮鄉拱範宮的知名古剎。

早年,北港大橋尚未興建以前,土庫是西螺、彰化以北地區民眾,前往北港必經的交通要道。到北港進香的媽祖信徒,多半會在土庫稍作停留。順天宮媽祖廟的香火鼎盛,從昔日大甲媽祖進香的路徑取道土庫,也就不難想見一斑。

順天宮現今的殿宇廟貌,為日治昭和十三年﹙1938﹚所重建。主體結構採三進式格局,正殿前有拜殿,三川殿以過水廊與拜殿及正殿連接,形成寬大的室內空間。三川殿的屋脊形式具有雙重脊堵,並以福祿壽三仙來做為屋脊的襯飾。

順天宮此次重建,最別致的特色在於左右兩側的牆頭上,全部以造型栩栩如生,色彩絢麗繽紛的磁質人物堵,來做為裝飾。這些由北部工匠精心製作的牆頭裝飾,每一幅作品均取材於歷史忠孝節義人物,或民間傳說故事,技藝手法雖比不上學甲慈濟宮、佳里興的葉王交趾陶,但不論選用材料的優異,或製作技巧的精緻,皆非今人作品所能比擬,實為其他廟宇少見的秀逸佳構。

土庫鳳山寺是座典型的泉州廟宇,供奉泉州鄉土神祇廣澤尊王。早年屬於地方角頭廟宇性質的鳳山寺,自清朝道光三十年﹙1850﹚創建以來,一直都是地方上倚負依託的重要信仰中心。現有三開間廟貌,為民國四十七年所重建。

鳳山寺正殿內,有一付咸豐年間重修時增置的對聯,採用開門見山合掌聯語方式,言簡意賅的將廟宇神尊,在信眾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完全表露無遺:「見見見見見見神光,朝朝朝朝朝朝聖駕」。此一字詞簡潔卻鏗鏘有力的巧聯妙對,在其他寺廟中難得一見。

 

image001  

 順天宮外貌

 image002

順天宮過水廊拜殿與正殿

image003

順天宮供奉湄州媽祖

image004

宮內有許多造型栩栩如生,色彩絢麗繽紛的磁質人物堵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